close

  美國學者阿爾珀特最近在《供應過剩的時代》一書中尖銳地提出,當今全球經濟最大的挑戰是剋服生產能力、勞動力、資金供應在全球範圍供應過剩的問題。其實,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實質就是生產過剩,計劃經濟也會出現這個問題,它是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經濟現象。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過剩的生產能力,如何穩妥的處理這一經濟發展中產生的難題,不僅將直接關係中國經濟的走向,也會對區域和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近幾十年全球化快速發展帶來了全球經濟分工的細化,即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家成為全球的主要市場,俄羅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及中東、非洲和拉美等資源富集的國家主要提供能源資源,全球製造業則向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集中,形成了全球經濟三極分工合作的局面,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增長和繁榮。
  2008年金融危機是經濟全球化的分水嶺。金融危機暴露了上述全球經濟分工佈局的內在矛盾,使全球經濟失衡凸現。對經濟全球化的反思促使各國對全球化採取“有選擇性”的開放態度。各國對資本流動採取更多的直接和間接的控制,連歷來主張資本開放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來也認可適當控制資本流動的必要性。同時全球貿易投資壁壘和非壁壘措施大大增加。據統計,儘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宣言多次表示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但自2009年以來該集團國家新增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超過400項。西方發達國家舉債消費、債臺高築的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開始減少進口,削減開支,進行結構性經濟調整,同時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如3D印表機的迅速崛起,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西方國家“再工業化”政策初見成效,部分製造業迴流本土。資源出口型國家受經濟周期影響大,試圖實行經濟多樣化。以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的新興市場國家也在努力調整經濟增長模式,積極發展服務業等消費行業,提高國內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以使經濟增長更趨平衡、合理,並更加綠色,減少對環境和生態的污染和破壞。
  就中國而言,其產能過剩問題確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僅以鋼鐵、電動汽車和電力為例,2002年中國鋼鐵產能為1.8億噸,到2012年底已逾9億噸。據說現在每頓鋼鐵的利潤已不到5毛錢。這些年電動汽車一直未能真正普及,目前我國庫存量逾2300萬台。我國電力總裝配量是10萬千瓦時,但2013年總的用電量不會超過5.2萬千瓦時,過剩接近100%。中國的船舶製造、電解鋁產業情況都類似,產能嚴重過剩。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中國政府最近出台了多項化解過剩產能的嚴厲措施,可見新一屆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堅定決心和強大意願。對化解過剩產能的各項措施,除消化、整合、淘汰以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跨國經營能力,向需要這些產品和技術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轉移。過剩產能對中國也許是包袱,是負擔,但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很可能就是他們經濟發展急需的技術和生產能力,而且潛在的市場很大。過去不少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在應對產能過剩問題時,都是走的這條道路。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在沿海地區出現的大批來料加工企業不少就是發達國家過剩產業的“接力棒”。
  全球製造產業鏈的形成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各國經濟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現在產能轉移的可能性和有利條件比過去又有很大的進步。中國企業要結合“走出去”戰略,深入研究其他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周邊鄰國的實際情況和市場潛力,周密計劃,大膽進取,把適合他國的產能、技術轉移成規模的轉移出去。記得過去學習發展經濟學中就有“適合的技術”這個概念,講的是幫助和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要適合這些國家的發展水平,要對路,對方要有能力和潛力來承接、消化。
  中國領導人最近訪問東南亞、中西亞國家時提出,要與鄰國一起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和“路上絲綢之路”,走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睦鄰、富鄰道路。這其中就蘊含了許多企業可以轉移既是過剩產能又是適合技術產能的巨大機會。從國家層面來講,政府還可以結合對外援助和其他配套措施來有計劃、有步驟的推動企業向境外進行有序的產能轉移。當前全球化進入了一個反思、調整、再向前進的新階段,中國企業要乘風破浪,抓住機遇,在國際競爭中做大多強,實現雙贏。(作者 何亞非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  (原標題:何亞非:轉移過剩產能的雙贏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w48lwthr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